荆门工厂安全属地管理初见成效
11月17日,荆门工厂组织各部门在一楼电教室进行了第四次安全属地管理经验交流和成果分享,并对安全属地管理推行进行了标准化,标志着荆门工厂安全属地管理实现区域、层级全覆盖。
为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及权利,鼓励员工积极查找现场不安全行为,主动纠正不安全状态,做到“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5月底,公司副总经理、荆门工厂厂长吴时红组织各部门结合工厂实际情况讨论并尝试创新开展属地安全管理活动,制定了《荆门工厂安全属地管理制度及方法》,并确定包装一部灌酒机、包装二部码垛机、物流成品库保管、TS制冷、酿造糖化粉碎、质量检测中心、人事行政食堂为第一批试点推行岗位,通过属地确认、安全计划、风险分析、安全培训、日常执行、安全监控、处罚和认可等7个步骤有效实施“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岗位我专业、我的安全我践行、我的属地我监管”活动。
活动开展初期,各试点推行岗位在宣贯安全属地管理要求、讨论安全属地管理实施细则的基础上,迅速确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并将各项工作分解到具体责任人。在安全属地管理实施过程中,荆门工厂ES积极提供技术支持,先后于7月4日、8月6日、9月10日组织各部门一线员工进行安全属地管理交流活动,寓现场培训、阶段性纠偏和成果标准化于一体;各试点推行单位不断总结安全属地管理经验,并将其辐射到部门其它岗位,如物流二区成品库推行小组成员主动对岗位员工进行培训及辅导,很快将最初的A库试运行扩展到A、B、C三库全面运行;包装一部利用行车记录仪制作成移动视频进行现场监控,逐步对各岗位操作工进行安全技能评估,针对技能差项建立技能培训计划。
安全属地管理试运行以来,因属地划分明确、安全责任清晰,员工执行安全制度由被动变成主动,自觉以安全的方式工作并对各自属地管理区域内的行为安全及设备安全负责,安全生产由形式化转变成常态化,在减少安全隐患及降低现场风险上效果初显。(邵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