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泉电子报 当前期数:第469期
近期电子报
返回

端午的家味

端午的雨像是被谁从云端撒下的银丝线,斜斜地织出一张绵密的网。檐角垂落的雨珠在青石板上敲出零散的琴音,溅起的水雾氤氲着整个院落。我倚坐在窗边,望着院中那株老槐树在雨中轻轻摇曳,枝叶间凝着的水珠像缀满的翡翠,风一吹,便簌簌抖落一地晶莹。雨水顺着瓦片的凹槽蜿蜒而下,在阶前汇成细小的溪流,携着几片被雨水打落的槐花瓣,悠然流向低处的池塘。

厨房里飘来的柴火香裹着艾草的清苦,在湿润的空气里格外沁人。母亲早早就将采回的艾草束成小捆,悬挂在门楣与窗棂上。新鲜的艾叶上还凝着晨露,墨绿的叶脉里流淌着草木的精气。她系着蓝印花布围裙,在八仙桌前摊开一摞青翠的粽叶,那些叶片泛着竹器特有的温润光泽,指尖抚过时能感受到岁月沉淀的柔韧。糯米在瓷盆里浸泡得雪白透亮,混着红枣的甜香与咸蛋黄的金黄,像一捧被揉碎的珍珠。母亲包粽子的动作娴熟如舞蹈,指尖翻折粽叶,缠棉线时手腕轻抖,棱角分明的粽子便裹住了满腹的温暖。

灶膛里的火舌舔舐着铁锅底,父亲蹲在柴火堆前添柴,火星子偶尔溅到他的布鞋上,烫出细小的焦痕。他总说湿柴烧起来有股松香,那烟味混着雨水的潮气,竟生出一种别样的清冽。油锅里的小龙虾在热浪中蜷缩成鲜艳的橘红,花椒与干辣椒在沸油里炸出噼啪的脆响,辣香窜满整个屋子。我凑近灶台想偷尝一只,却被母亲用沾着油星的长筷轻轻敲手背:“还没入味呢!”她的脊背在升腾的热气中若隐若现,银丝掺杂的发髻被汗水浸得湿漉漉,却依然固执地守在灶台前,像一位执着的守艺人,守护着岁月沉淀的烟火密码。

待雨歇时,暮色已悄然漫上窗棂。小四方桌上摆满了端午的滋味:油亮的小龙虾在瓷盘中堆成小山,麻辣香气勾人鼻尖;翡翠般的蒜苗炒空心菜还冒着热气,绿意盈盈间点缀着几粒蒜粒;蒸笼里新出锅的粽子用竹篾托着,解开的棉绳处溢出箬竹的清香,糯米黏着红枣的甜,在唇齿间化作缠绵的暖。父亲拧开老坛黄酒,琥珀色的液体倒入粗陶杯时,在灯下折射出流动的光。母亲夹起一只虾尾,细心剥去硬壳,将白嫩的虾肉放进我碗里,指尖上还沾着鲜红的油汁,在暮色中泛着宝石般的光泽。

忽然想起幼时的端午,那时母亲还能轻松踮脚够到橱柜顶层的粽叶,父亲编的艾草香囊总被我别在书包上,引得一整班同学都围过来嗅那清苦的药香。如今母亲的背愈发佝偻,父亲添柴时总要先捶捶腰脊,可那双手编出的香囊依旧精致,细密的草绳间缠绕着经年的温情。窗外的老槐树又长高了一截,树下新栽的菖蒲已抽出嫩绿的剑叶,在晚风中轻轻摆动,像是时光无声的絮语。

夜色渐浓时,雨又淅淅沥沥地落下。母亲在灯下缝补我带回的背包,针线穿梭间带起细碎的布料声;父亲靠在藤椅上剥着蒜瓣,蒜皮剥落时发出清脆的“咔嗒”。厨房里未熄的灶火映得窗纸透亮,混着雨声的虫鸣在院中此起彼伏。这样的时刻,连空气里都流淌着安心的暖意。忽然懂得,所谓港湾,不是巍峨的城楼,而是无论风雨几多,总有一盏灯为你而亮,总有人守着灶台,将寻常的食材烹出家的味道。

此刻雨声渐歇,檐角又垂下水珠串成的帘幕。我望着父母被昏黄灯光拉长的影子,忽然想起那些散落在岁月里的端午:母亲鬓角的第一缕白发,父亲手背新增的老年斑,还有永远不变的粽叶清香与灶火温度。这些细碎的片段像糯米般黏着时光,在记忆深处酿成绵长的回甘,成为漂泊时最温暖的坐标——那里有家的味道,有永远等你的归途。

(周敏财务会计部)

英博金龙泉啤酒|谷之初|办公OA|企业邮箱|电子报|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9-2014 湖北金龙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8004783号